所在位置: 首页>名方中医杯

【温经典·素问】中医经典的杠把子,多读多背才是王道

发布时间: 2019-07-22

 “名方中医杯”中医经典传承大会自7月20日启动以来,受到了中医经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不少学友给我们留言,表达了对重温经典的热情支持。7月20日~8月20日“温经典”阶段,我们会陆续推送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门学科的相关温习资料。希望以经典阅读为引领,与大家一起温故而知新。

经典学习,注重传承。深入领会经典内涵、挖掘其精华、为临床所用,是每一位中医经典学习者必经的研学之路。而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来说,须从《黄帝内经》这部著作开始。

《灵枢》《素问》是祖国医学的源头,为整个中医学所从系,借《说文通训定声》的话说,《灵枢》《素问》经典在祖国医学中,便有着“垂统于上而连属于下”的重要地位,如果不从这一经典学起,便不得称为“系统学习”。(《任应秋医学全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故今日继续推送《黄帝内经·素问》部分重点条文。

1.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2.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3.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 用之不殆。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5.病之始起也, 可刺而已, 其盛, 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其高者, 因而越之;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其慓悍者, 按而收之; 其实者, 散而泻之。审其阴阳, 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 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引之。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6.帝曰: 藏象何如? 岐伯曰: 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为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肺者,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肾者, 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为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气, 其味酸, 其色苍, 此为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名曰器, 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其味甘, 其色黄, 此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7.所谓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 不能实。六腑者, 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

8.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咳论篇第三十八) 

9.故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阳化气, 阴成形。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浊气在上, 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 病之逆从也。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0.故清阳为天, 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1.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 行气于腑。腑精神明, 留于四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 气口成寸, 以决死生。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12.帝曰: 经言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 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 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 阳受气于上焦, 以温皮肤分 肉之间, 今寒气在外, 则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 则寒气独留于外, 故寒栗。帝曰: 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帝曰: 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 上焦不通利, 则皮肤致密, 腠理闭塞, 玄府不通, 卫气不得泄越, 故外热。帝曰: 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 厥气上逆,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 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 则血凝泣, 凝则脉不通, 其脉盛大以涩, 故中寒。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本活动由“名方中医APP ”冠名支持

名方中医致力于医生线上创业,免费为医生搭建个人线上诊所

用“名方中医APP”,为患者提供精准服务!  

“名方中医杯”中医经典传承大会

日  程  安  排

日期

进程

内容

7月20日~8月 20日

“温经典”活动

中医“四大经典”温习月

8月20日~9月 20日

个人参与:线上报名、答题

9月20日~10月 15日

团体参与:提交团体推荐报名表

10月底或11月初

“用经典”活动

现场选拔,表彰优胜个人和团体

中医经典传承大会

知名专家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应用专题讲座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