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学术园地>学术动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京成立

发布时间: 2018-01-2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

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京成立

   2018年1月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北京、哈尔滨、上海、广东等地涉及中医内科学、中药学、生物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医疗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约150位代表成为共同体的首批成员,孙塑伦、高颖分别当选为共同体主席、常务副主席,沈承玲为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刘平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成立旨在探索和建立中风病临床诊疗的创新合作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共同体成立后,将以规范中风病诊疗为载体,以提升中风病防治水平为目标,整合全国优势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成果共用、优势互补,探索和建立适合中风病诊疗的创新合作服务模式,增强中风病的医疗及医药产业技术链在社会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医、产、学、研资源互补与学科共同发展之目的。此外,共同体的共同目标是,探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建立以学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医产学研结合的医药创新机制,成为中风病医产学研结合的纽带和载体,搭建诊疗协作网络及创新研究平台。

    刘平副秘书长首先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对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成立和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与发起筹备共同体的以孙塑伦教授为主要发起专家的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在致辞中表示,中风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是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希望通过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把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第一个协同创新共同体组织好、建设好,取得切实成效,为维护人民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部庄乾竹主任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宣读共同体成员名单后,由刘平副秘书长为主席孙塑伦教授颁发聘书,随后,刘平副秘书长、孙塑伦教授共同为副主席及秘书长颁发聘书。

  共同体主席孙塑伦教授表示,共同体是按照自愿、开放、平等、协作、创新的基本原则来组建,将更好地发挥在防治中风病中的协同作用,实现医产学研职能互补,多学科协同参与。并从构建共同体协作网络、提升技术水平、搭建创新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立适宜技术推广平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五个方面探讨了共同体的建设思路。

    在随后举行的中风病防治医药创新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中风病的防治、学术前沿、研究进展等展开专题演讲,并就新时代背景下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与医药创新模式展开研讨。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谢雁鸣研究员结合大数据特点汇报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真实世界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鞠奕主任结合国际经典研究详细阐述了《脑卒中诊治研究进展》;清华大学李梢教授基于“网络靶标”的概念阐述了《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系统研究的新方法》;北京大学王璇教授基于“叠加作用理论”汇报了《补阳还五汤的物质基础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介绍了《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写思路、吴圣贤教授探讨了《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在中药临床评价中的应用》、曹克刚教授介绍了《中风病临床科研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