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科技评审>奖励展示

中青年创新人才——高伟

发布时间: 2018-02-26

高伟简介

高伟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美国冷泉港实验室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师从黄璐琦院士,博士论文《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获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科技部“863 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北京市首批“高创计划”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7年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     

主持包括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等12项科研及人才项目。共发表论文77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CS、New Phytologist、Organic Letter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篇,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3.858,单篇在SCI 最高他引91次。此外,参编教材和专著8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及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第4完成人)、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各1项(第5、6完成人)和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奖。   

近年来,高伟教授一直从事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学研究,聚焦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基因资源,主持的研究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10多名专业技能扎实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中药活性成分基因功能鉴定、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率先将合成生物学方法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研究,首次在酵母中高产丹参酮类化合物;并构建了药用植物萜类基因功能鉴定系统,首次克隆鉴定了27个雷公藤萜类生物合成功能基因,成功解析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中上游生物合成途径。上述科学发现对于揭示中药活性成分形成的分子机制、发掘保护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基因资源、遗传育种及其萜类活性成分“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和有效途径。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