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国际交流>国际交流

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揭牌仪式在沪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8-05-15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怀琼(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平(右)为共同体成立揭牌

512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揭牌仪式在上海建国宾馆成功举行。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怀琼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平为共同体成立揭牌。刘平副秘书长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向严世芸教授、刘红宁教授、王之虹教授、王键教授等9位业界著名专家颁发了共同体专家指导委员会聘书。

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玲,左)与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尚力,右)合作签约

会上,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分别与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沙特卫生部高级顾问Faiz教授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平在致辞中指出,让中医药适宜技术走向世界,是让世界更好体验中医,且理解中医的重要路径。当前,中医药国际健康服务市场呈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约有50万人,中医教学机构有15千多个,经营中医药产品贸易的公司有3千多家。世界中医健康医疗服务市场在500亿美元。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还不太高。因此,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有市场优势的服务产品向国际市场推广,已经成为加快中医药以服务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迫切任务。为了推动该项工作,本着相互支持,有利于资源整合的目的,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牵头组织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搭建合作平台,通过在行业内遴选适合国际健康市场需求的中医适宜技术手段和服务项目,开展技术转化和高层次的国际展示和推广工作。同时,刘平副秘书长宣布“合作共同体”以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为秘书处,即日起正式开展有关项目的遴选。今年九月将组织参与德国汉堡市政府组织的中国时代展示活动,12月份组织参与阿联酋举办的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下半年还将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合作举办国际大师论坛等国际性高层次的学术交流。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教授指出,中医药适宜技术走向国际化的条件已经成熟,比较容易量化、标准化。标准化工作如果能够做得好,对于全世界推广中医更为简便有效、易于接受,比如推拿、针灸、拔火罐、药浴等。因此,中医药在随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的同时,要积极做好适宜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当前在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中存在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立法逐步完善。并且国际标准正在形成,建立完善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体系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因此,对于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来说,基础性的工作如标准体系、统计制度等,都是确保服务贸易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尽快制定高质量标准,才能抢占制高点和掌握话语权,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尚力主任发言

  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尚力主任表示,本次签约和授牌标志着中心及海上中医前一轮的平台建设和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源整合体系和商业架构。海上中医的品牌得到了各方信任,政府相关文件已明确把海上中医作为核心品牌向海外推广。后续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沙特卫生部高级顾问Faiz教授的合作会在更宽广的领域、更高的水准上开展。尚力认为,把中医传统技术转换成可复制的产业技术非常必要。中医药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不是技术不好,而是缺乏工业化技术化改造,所以在服务体系、产业链上还处于低端。中医能否走出去,真正落地还是在企业,市场能否接受最终还是在产品。这是一个体系的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同意我们牵头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平台”,请全国一流专家把关,就是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建立起以中国人为主导、国际参与的体系,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应有的地位。

  最后,会上正式发布了《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跨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的助力,通过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推进,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过程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因此,建议充分发挥上海的中医药医疗、科研及教育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上海在发展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优势,打造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桥头堡,快速提升上海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服务产品国际竞争力。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