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科普作品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0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及《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典赞•2021科普中国”宣传推选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2021年7月2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出《关于推荐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年度科普作品的通知》,按照《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年度科普作品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程序和要求,经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公示等流程,共产生8名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和6部科普作品。具体名单如下:

年度科普人物

年度科普作品

(科普图书)

(科普影视频)

(网络科普作品)

(科普展览展品)

    中华中医药学会拟于2021年年末举办“2021中国中医药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播大会”,并于会上举行“20202021年度中医药科普人物及作品”证书颁发仪式。

延伸阅读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特别人物: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代表性传承人。

    张院士团队针对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开展一系列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创新性地提出新冠肺炎为“湿毒疫”,核心病机为“湿毒内蕴”,各地“兼夹发病”是其临床特点。提出中医药的可及性具有战略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创建了应急状态下中药新药发现模式和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宣肺败毒颗粒并获批上市。创建了应对突发疫情中医药介入模式,形成临床救治与科学研究协同攻关机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有效指导了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研制第一个新冠肺炎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COS-COVID),得到COMET协作网的推广,对国际上开展的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张院士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育工作数十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医学奖、吴阶平医学奖等奖励。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院士作为中国科协的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为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普及作出重要贡献。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影响力人物:姜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名中医,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姜泉教授致力于中医风湿病科普多年,以传播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知识为己任,有较强的科学传播推广和组织能力,传播渠道广泛、覆盖人群数量大,社会效益显著,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创新提出“一个目标、两个维度、三个人群、五个重点方向”的中医风湿病科普工作理念,充分发挥领军作用、科普学术影响力辐射全国;同时,发挥特色优势、科普成果丰厚、惠及人民大众,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影响力人物:亢泽峰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循证中心近视防控项目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创新领头人。

    亢泽峰教授从事临床36年,带领团队为中医传承和扶贫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热心科普公益事业,开展二期近视防控“十个一”工程和30万数据视力筛查工作,编写近视科普丛书并颁布近视防控指南3部。在青海、福建等地精准扶贫,设立重点专科,培训基层2万余人,建立19个专业硕士点,成立“亢泽峰图书室”,自筹近10万元为贫困患者治疗白内障。多次受邀参加央视健康之路、养生堂等节目,在抗疫期间组织团队撰写科普文章并出 版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书籍 2 本。亢泽峰教授致力于医学科普,对国家抗疫扶贫等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患者、社会、上级部门及工作地广泛赞誉,荣获全国德技双馨“人民好医生”、白求恩人民好医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机关党委优秀党员及先进科技、管理、高技能人才等荣誉。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影响力人物:陈前军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大科主任,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乳腺病转化研究团队”负责人,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

    陈前军教授牵头执笔制订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岩(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等,成为全国中医乳腺癌领域围手术期中医辨治准绳。2012起即被聘任为“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202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科学传播首席专家。2015年主编并出版科普著作《乳房健康——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该书荣登“2015广州新华出版集团生活类畅销书排行榜TOP10”。多次参加报电视及报纸访谈,如参加珠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卫计局联合举办的健康大讲堂,并在《广东卫生计生》、《珠江晚报》等多家媒体发表科普文章。

 

2021中医药年度科研科普人物:熊磊

 

    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

    秉持“以自然之法治自然之身”的理念,致力中医科普,讲好中医故事。曾在春城晚报、“云南中医”开设育儿经、幼幼心经专栏,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疫情期间开通网络咨询义诊助力抗疫;先后建立大型公益QQ群和5个“佑幼”微信群,指导成立“金樱子”科普团队,开通“佑儿熊”公众号,开办面向大众的 “稚阳夏令营”。带头到学校、社区、讲坛、网络、平台开展活动70余次,发布科普文章100余篇,自编自演《幼幼心经》系列作品2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直接受益6万余人,在引导大众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2021中医药年度科研科普人物:魏玮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师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工程“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科主任。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魏玮教授致力于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提高中医文化海外影响力。多次受邀国际知名大学巡讲中医文化。曾出席意大利博洛尼亚医学节宣讲中医,事迹被焦点访谈报道。用科学语言诠释中医内涵,促进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交融。依托中医药促进研究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用现代科学语言向西医同行、国际消化同行普及中医理论及临床知识。长期从事科普工作,促进民众树立科学养生观。创立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微信公众号,原创了“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等系列科普文。定期在央视《健康之路》、北京卫视《养生堂》等品牌中医节目进行健康理念、疾病调护宣讲。长期深入社区、乡村义诊,向民众传播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受众面大,社会效益显著。

 

2021中医药年度基层科普人物:代金刚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医学博士。

    代金刚研究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将医学研究与科普紧密结合,致力于中医科普工作。2012年起,录制央视《健康之路》《中华医药》《夕阳红》,北京卫视《养生堂》等节目400余期,在《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健康养生》《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等发表科普文章500余篇,开展科普讲座800余场,对推动广大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疫情发生后,他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科普工作,倡导通过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增加免疫力,调节情绪,录制的视频在雷神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江夏方舱得到应用,通过头条、快手等自媒体推广居家健身视频,成效显著。“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1中医药年度基层科普人物:吕沛宛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国家“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河南省优秀科普巡讲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吕沛宛主任扎根基层,深入社区及周边县市,利用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主导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同时,将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转为科研项目,以引导公民正确运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疫情期间,持续推广艾灸防治新冠肺炎知识,科普人群达到上千万。编著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力科普专著4部,独著3部,编著1部;拍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动漫版)》(春篇)1部。中医药科普文章400余篇,转载量、阅读量800余万。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图书:《漫话中医之团团健康小课堂》

    该作品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是集结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三方力量合作的科普作品,该书从身边常见的健康话题入手,从中医角度分析讲解,为广大青少年提供靠谱、有趣、实用的中医药健康知识,通过新媒体和传统纸媒传播推广,契合科普时代性的发展需求、科普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做到传播内容新、传播形式新、传播路径新,系列网络推文阅读量超2000万,图书出版0.3万册,引发青年朋友、普通受众广泛好评。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图书:《叩开中医药学之门》

    该作品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来自游云研究员在北京五中为高中生讲授”走进中医药学”6年多的授课教案。通过与可爱的高中生们在课堂互动,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介绍了中医药理论的思维体系;结合中学生的接受程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现代中药研究进展及研究范例;针对中学生感兴趣的中医药问题展开讨论。本书来自于中学生的实地教学工作,也采纳了多位中学生阅读后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北京五中”走进中医药学”教材进入校本课程。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影视频:《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示范课系列

    本示范课为《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小学版(上)系列课程。本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将知识融入故事和孩子们的生活,以课堂讲授和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传播中医药文化,课程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示范课授课团队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北京示范中学高级教师及医院药师等组成,该团队已有十余年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实践经验,课堂内容为以往中医类校本课程真实课堂再现。课程中有丰富的师生互动内容,可视性强,方便基层教师参考使用。课程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已播出七集。播出后深受小学生、基层教师、家长及中医爱好者欢迎。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影视频:《漫话中药》系列

    该作品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为传播载体,通过主人公老中医威灵仙给活泼顽皮的孙子景天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15个上自上古神农,下至宋元明清的与中药有关的代表性历史故事。既有大众熟知传说、典故,亦有稍感生僻的历史记载。一方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介绍中医药历史典故,另一方面从专业角度解析故事中所涉及中药的来源、药性、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使用误区等。

 

2021中医药年度网络科普作品:《温建民谈骨论筋》系列

    温建民谈骨论筋的账号自创办以来,粉丝达120多万,自从中医正骨的科普视频发布以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内容通俗易懂,采用了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让观众在娱乐中学会了医疗保健知识,更利于传播;最后树立了一个乐观、幽默诙谐、活泼、积极向上的骨科医生形象,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打破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让科普更加接地气。

 

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展览展品: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

    “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位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9层原屠呦呦研究员办公室,分为“呦呦初鸣、向医而行、矢志寻蒿、中国神药、享誉世界”五大主题,辅助图片、文字、证书、影像等资料,以时间为主线,记录她生命中的难忘历程和人生的壮丽风采,展现以她为代表的“青蒿素精神”,激励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2021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及作品公示链接:

http://www.cacm.org.cn/2021/09/02/14856/

2020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及作品回顾

https://mp.weixin.qq.com/s/GC24patygbNuVkDBRGYfrQ
相关链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 问题反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京ICP备17069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699号

Copyright © 2007 - 2020